四旬節的讀經計劃

 

四旬節的讀經計劃(40 日)


https://www.biblegateway.com/reading-plans/lent?version=CUV


今年四旬節是在三月一日開始,四旬節預苦期是教會年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期,在這四十天中,讓我們注目十架,思念那位無罪的神子耶穌,道成肉身,受盡凌辱,親身擔負世人的罪債,為我們捨身十架,三天後從死裡復活,成就天父的救贖宏恩,成為人類的救主。


在預苦節期間,最好就是慢慢地誦讀或聆聽四本福音書,回顧基督耶穌的出生、成長、傳道、受難及復活的事蹟。

鼓勵大家在每天的經文中,選擇其中的一項記載,使用『想像默想』的方式(註一),運用自己的五個知覺(five senses),投入故事的處境,體會和感受其中的情節,由聖靈引導,與經文互動,領受從基督耶穌而來的啟迪與祝福。

3月1日 太 1-3
3月2日 太 4-6
3月3日 太 7-9
3月4日 太 10-太 12
3月5日 休息
3月6日 太 13-太 14
3月7日 太 15-太 16
3月8日 太 17-太 18
3月9日 太 19-太 20
3月10日 太 21-太 22
3月11日 太 23-太 24
3月12日 休息
3月13日 太 25-太 26
3月14日 太 27-太 28
3月15日 可 1-可 3
3月16日 可 4-可 6
3月17日 可 7-可 9
3月18日 可 10-可 12
3月19日 休息
3月20日 可 13-可 14
3月21日 可 15-可 16
3月22日 路 1-路 3
3月23日 路 4-路 6
3月24日 路 7-路 9
3月25日 路 10-路 12
3月26日 休息
3月27日 路 13-路 14
3月28日 路 15-路 16
3月29日 路 17-路 18
3月30日 路 19-路 20
3月31日 路 21-路 22
4月1日 路 23-路 24
4月2日 休息
4月3日 約 1-約 2
4月4日 約 3-約 4
4月5日 約 5-約 6
4月6日 約 7-約 8
4月7日 約 9-約 10
4月8日 約 11-約 12
4月9日 休息
4月10日 約 13-約 14
4月11日 約 15-約 16
4月12日 約 17-約 18
4月13日 約 19-約 20
4月14日 約 21
4月15日 林前 15
4月16日 復活節

想像式默想


基本程序:
(1)祈求聖靈帶領進入真理(約16:13)。
(2)慢慢細讀經文兩次。
(3)閉上眼睛,運用想像慢慢重建經文的處境。緊記毋須過份注意細節,而忽略了重建處境的目的是要讓你與耶穌相遇。
(4)運用知覺來投入處境:
•視覺——你看見什麼?有些什麼人物、景物?什麼人物特別吸引你?
•聽覺——你聽見什麼?耶穌、各人物在說什麼?誰都說話特別吸引你?
•味覺——食物是什麼味道?
•嗅覺——你嗅到什麼味道?
•觸覺——你觸覺人、物的感覺怎樣?
(5)敏感自己在當中的反應和感受(喜樂?好奇?厭惡?恐懼?猶豫?悲傷?憤怒?)
(6)從經歷這件事中,你領悟什麼?
(7)讓處境中的人、物漸漸淡出,只剩下你和主耶穌,你有什麼話希望對祂說?留心聆聽祂對你說什麼。若是一片空白,可由(2)重新在慢慢開始,特別是(5) 。
(8)靜默,讓主耶穌的話深深地浸透心靈。
(9)把默想的經歷寫下來。
(10)在往後的數天中,繼續默想這段經文。

(王志學著,《經歷神》,62頁。)
Another helpful resource for Lenten Devotional:
https://www.redeemer.com/learn/resources_by_topic/lenten_devotionals/

 

The reading plan is graciously made available by the Central Presbyterian Church of Baltimore.

王洪淵傳道 牧者心聲 2014-12-11 《誰是我的鄰舍呢?》

經文:路加福音10:25 有一個律法師,起來試探耶穌說,夫子,我該作什麽才可以承受永生。 26 耶穌對他說,律法上寫的是什麽?你念的是怎樣呢? 27 他回答說,你要盡心,盡性,盡力,盡意,愛主你的神。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 28 耶穌說,你回答的是。你這樣行,就必得永生。 29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,就對耶穌說,誰是我的鄰舍呢?

 

        上帝在律法中要求祂的百姓要愛人如己,原文的意思是愛鄰舍如同自己。幾千年來,猶太人一直問一個問題:“誰是我的鄰舍呢?”,有人認為只有以色列人是自己的鄰舍,但當以色列分裂後,南國猶大和北國以色列互相為敵,這時,誰是我的鄰舍呢?

         今天我們生活在加拿大,我們基督徒也會問:誰是我的鄰舍呢?我想,

我們主裏的弟兄姊妹是我們屬靈的鄰舍,
天下華人是我們文化上的鄰舍,
社區裏鄰居是我們地理上的鄰舍。
工作中的同事是我們職業中的鄰舍,
老師同學是我們學校的鄰舍。
其實,我們能接觸的每個人都是我的鄰舍!

        那怎樣愛我的鄰舍呢?上帝的標準(律法)是像愛自己一樣愛我的鄰舍。這個聖經原則貫穿整本聖經。為了突破猶太人的狹隘觀念,耶穌講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,讓我們看到應當怎樣在生活中愛鄰舍:看到苦難中的人,動了慈心,纏裹醫治,交給更專業的人照顧,出錢出力,不計回報。

         相反,祭司和利未人,表面上敬虔愛神,嘴上功夫了得,頭腦知識全備,但生活中卻活不出來。其實,這也是我們有些所謂“基督徒”的生活寫照:教會裏滿口屬靈的話語,生活中原形畢露。更有甚者,拿著聖經的原則和話語,像手電筒一樣來光照別人,卻照不到自己,別人的缺點看得很清楚,自己的汙穢看不見。這樣,必然帶來自義和紛爭。

        我不知道當我們每個人面對主耶穌交賬的時候,主耶穌問我們:你們沒有讀過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嗎?我們當如何回答!求主憐憫我們,讓我們學習好撒瑪利亞人的憐憫,看見我們鄰舍的傷痛,求主賜給我們更多的愛心和委身。我相信,如果我們能學習好撒瑪利亞人的榜樣,我們就有獎賞,如果和祭司、利未人一樣,就要受虧損。

         求聖靈光照我們的內心,看到自己的假冒偽善,開我們的眼睛,看到我們鄰舍的需要。求天父憐憫我們的軟弱,賜給我們力量來走天路。快跑地跟隨耶穌基督的腳蹤,做和平之子,做福音的使者,做福氣的管道。